2月22日,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我国近海有毒有害藻类与藻毒素调查及开放数据库构建” 2022年度进展会于青岛顺利召开。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联合暨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0家参与单位。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202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中科院海洋所研发的“改性粘土应急处置赤潮技术”作为“推广技术”入选。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孙松课题组在深海偏顶蛤与甲烷氧化内共生菌共生互作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 “Insights into symbiotic interactions from meta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deep-sea mussel Gigantidas platifrons under long...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课题组联合海岸带研究所共40多位学者历时3年编撰完成的《黄河三角洲生态农牧场构建原理与实践》专著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现代渔业创新发展》系列丛书之一,也是《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创新发...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制定的中国水产学会团体标准《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技术规范》(T/SCSF 0015-2022)正式发布。
日前,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10.753)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Nitrogen loss from the coas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Implications of the organic mat...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成果“Warming northward shifting southern limits of the iconic temperate seagrass (Zostera marina)”。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气候变暖致使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的...
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中纬度近岸海域的有害藻华问题日趋严重,且藻华优势类群出现了明显的演变趋势。2000年前后,东海海域藻华优势类群由硅藻演变为甲藻。大规模甲藻藻华的持续暴发给近海自然生态、水产养殖乃至社会发展带...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张武昌课题组在北冰洋海区微型浮游动物纤毛虫太平洋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Ecological Indicators、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和...
中科院海洋所陈楠生课题组通过对胶州湾海域开展长时间序列采样、高通量测序以及宏条形码分析,获得了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新认知。这项成果4月2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Water research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