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毒有害赤潮新一代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进展研讨会在青召开

       4月14日至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毒有害赤潮新一代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进展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古镇口园区召开。项目专家组成员山东大学刘纪化教授、暨南大学齐雨藻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周名江研究员和俞志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令新研究员,项目外专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王新伟研究员、青岛理工大学郭世永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颜天研究员,项目内专家暨南大学吕颂辉教授,项目首席科学家于仁成研究员和项目组成员共计50余人参会。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才文研究员应邀参会。

会议期间,项目首席于仁成研究员和五位课题负责人分别就项目总体情况和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通过一年多的研究,项目系统梳理了我国近海有毒有害赤潮藻种多样性及分布状况,新研发了多种有毒有害赤潮藻种的快速检测方法,制备了系列高纯度藻毒素,研发了赤潮处置新型改性粘土材料及配套干粉喷洒装置,初步构建了赤潮防控辅助决策平台,开展了我国近海县级尺度赤潮灾害的精细化风险评估工作,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与会专家围绕项目进展进行了充分研讨,在肯定项目取得进展和成果的同时,也对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质询和建议。项目还围绕检测方法和装备研发与应用、数据库/数据集建设等议题组织了讨论,并就“基于影像分析的有毒灾种原位监测技术和装备”和“智能一体化改性粘土干粉喷洒装备”的技术设计及海试方案进行了研讨和评审。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为项目研究任务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

“有毒有害赤潮新一代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于2022年10月启动实施,该项目旨在针对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加剧、防控能力欠缺等问题,突破有毒灾种原位监测和快速检测、毒素标准物质制备与现场痕量快速检测、赤潮绿色高效处置等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的瓶颈,构建有毒有害赤潮新一代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共有暨南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和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等9家单位4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