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软件著作权(2009-2013)
序号 | 授权时间 | 专利类型 | 专利名称 | 完成人 | 授权号 |
1 | 2009.5.6 | 发明 | 一种温带富营养化海域的综合生态修复方法 | 周毅,杨红生,王晓宇,刘鹰,周兴,许强,张涛,张福绥 | ZL 2005 1 0136775.2 |
2 | 2009.5.27 | 发明 | 一种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 | 刘鹰,杨红生,王朝夕,刘光辉,程波,刘石林,张明珠,周毅,张涛,张福绥 | ZL2007 1 0015759.7 |
3 | 2009.6.10 | 发明 | 一种用于滩涂贝类育苗的采苗器 | 张涛,杨红生,刘保忠,刘鹰,张福绥 | ZL 2005 1 0044368.9 |
4 | 2009.7.29 | 发明 | 一种用于配合测量水生动物呼吸排泄的装置 | 程波,刘鹰,杨红生,王朝夕,宋奔奔,李贤,张涛,刘保忠,周毅,张福绥 | ZL 2008 1 0015448.5 |
5 | 2010.1.13 | 发明 | 一种浅海贝类排粪物再利用的养殖装置 | 杨红生,周毅,刘鹰,张涛,袁秀堂,许信灵,张福绥 | ZL 2004 1 0020967.2 |
6 | 2010.1.13 | 发明 | 埋栖性双壳贝类生物沉积作用的现场测定方法 | 周毅,杨红生,周兴,王晓宇,刘鹰,张涛,许信灵,张福绥 | ZL2006 1 0135118.0 |
7 | 2010.4.28 | 发明 | 一种浅海贝类的生态养殖方法 | 周毅,杨红生,张涛,刘鹰,刘石林,许信灵,张福绥 | ZL 2004 1 0020966.8 |
8 | 2010.7.14 | 发明 | 一种适用于浅海近岸海域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 | 张立斌,许强,杨红生,刘鹰,邢坤,王天明,赵鹏,刘保忠,赵玉山,王国文 | ZL2008 1 0249530.4 |
9 | 2010.8.4 | 发明 | 一种地下海水超标铁锰的去除方法与装置 | 刘鹰,程波,宋世敏,宋世峰,王朝夕,张延青,宋奔奔,杨红生,张涛,周毅,刘保忠,张福绥 | ZL2008 1 0021420.2 |
10 | 2010.9.8 | 发明 | 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 曹西华,俞志明,宋秀贤. | ZL2007 1 0115326.9 |
11 | 2010.10.13 | 发明 | 一种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 | 杨红生,张立斌,刘鹰,许强,于宗赫,邢坤,刘保忠,刘青远 | ZL 2008 1 0138847.0 |
12 | 2010.10.13 | 发明 | 一种适用于泥沙底海域的底播式海水养殖设施 | 杨红生,张立斌,刘鹰,许强,于宗赫,邢坤,刘保忠,刘青远 | ZL 2007 1 0162550.3 |
13 | 2011.2.2 | 发明 |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粘连的方法 | 张涛,杨红生,邱天龙,吴厚刚,王诗欢,张立斌,刘保忠,刘鹰,周毅 | ZL 2009 1 0231458.7 |
14 | 2011.2.9 | 发明 | 一种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及方法 | 许强,杨红生,赵鹏,林承刚,周毅,刘青远,王均光 | ZL2009 1 0018386.8 |
15 | 2011.2.25 | 发明 | 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养殖方法 | 杨红生,张立斌,张涛,刘鹰,江崇涛,许强,刘保忠,周毅,王天明,曲光伟,李俊辉,沈志勇 | ZL 2009 1 0017420.X |
16 | 2011.3.23 | 发明 | 浅水区双壳贝类生物沉积作用的现场测定方法和装置 | 周毅,乔纳森·格兰特,鲁琳,杨红生,刘鹰,张涛 | ZL2009 1 0018528.0 |
17 | 2011.5.11 | 发明 | 一种牡蛎壳海珍礁的配套制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杨红生,张立斌,曲光伟,张涛,许强,李俊辉,邱天龙,王天明,沈志勇 | ZL 2010 1 0113501.2 |
18 | 2011.6.8 | 发明 | 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 | 许强,杨红生,刘保忠,张立斌,刘鹰,于宗赫,邢坤,刘青远 | ZL 2009 1 0017421.4 |
19 | 2012.4.11 | 发明 | 一种浮游动物光学技术的测样循环水装置 | 李征,孙松,刘群 | ZL 2009 1 0016131.8 |
20 | 2012.6.27 | 发明 | 一种大叶藻移植方法与装置 | 周毅,刘鹏,杨红生,刘炳舰,刘旭佳,刘鹰,张涛,许强,张立斌,张明珠 | ZL 2010 1 0620662.0 |
21 | 2012.7.4 | 发明 | 一种测定刺参摄食偏好程度的方法 | 赵鹏,赵欢,杨红生,陈康,林成刚 | ZL2010 1 0290877.0 |
22 | 2012.8.1 | 发明 | 一种脉红螺工厂化育苗的采苗设施及方法 | 张涛,潘洋,杨红生,邱天龙,张立斌,班绍君,周毅,刘鹰 | ZL 2010 1 0538128.5 |
23 | 2012.11.14 | 发明 |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化学方法 | 张涛,邱天龙,杨红生,潘洋,班绍君,周毅,张立斌 | ZL 2010 1 0538133.6 |
24 | 2013.1.2 | 发明 | 一种大叶藻种子萌发、幼苗培育及海草场恢复方法 | 周毅,杨红生,刘旭佳,刘炳舰,张涛,刘鹰,许强,张明珠,张福绥 | ZL 2010 1 0172154.0 |
25 | 2013.1.9 | 发明 | 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生物资源化处理方法 | 周毅,刘鹰,杨红生,刘石林,张少军,王朝夕,张明珠,张福绥 | ZL2010 1 0146765.8 |
26 | 2013.3.6 | 发明 | 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 | 徐勤增;杨红生;林承刚;夏苏东;张涛;张立斌 | ZL2011 1 0114430.2 |
27 | 2013.5.1 | 发明 | 一种简便的大叶藻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 周毅,刘炳舰,杨红生,刘旭佳,张晓梅,刘鹰,张涛,许强,张明珠,张福绥 | ZL 2010 1 0579218.9 |
28 | 2013.8.14 | 发明 | 一种海洋微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 韩笑天,郑立,俞志明,邹景忠 | ZL201010515598.x |
29 | 2013.9.18 | 发明 | 一种检测海水氮限制的微藻分子生物学方法 | 俞志明,刘云,宋秀贤,曹西华 | ZL 201010280143.4 |
30 | 2013.9.18 | 发明 | 一种可密封的恒压式微藻培养装置 | 宋秀贤,付梅,俞志明,曹西华,于海燕 | ZL 201210283256.9 |
31 | 2013.10.16 | 发明 | 我国近海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及操作系统的构建方法 | 俞志明,柴超,王晓红,宋秀贤 | ZL 201010290891.0 |
32 | 2011.8.3 | 实用新型 | 一种浮游动物产卵器 | 孙松,李超伦,王崇江 | ZL 2010 2 0648404.9 |
33 | 2011.8.31 | 实用新型 | 一种走航浮游生物高速采集器 | 孙松,李超伦,张永山,陶振铖,王荣 | ZL 2010 2 0648410.4 |
34 | 2009.6.10 | 软件 著作权 | 鱼的行为分析视觉系统 | 卢焕达,刘鹰 | 2011SR082145 |
35 | 2010.7.26 | 软件 著作权 |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评价系统软件V1.0 | 俞志明,王晓红,柴超,宋秀贤 | 2010SR055446 |
36 | 2011.5.1 | 软件 著作权 | 浮游动物物种信息平台1.0 | 李超伦,陶振铖 | 2011SR102780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