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1. 刘艳; 赵卫红; 苗辉. 2015. 2011年春季东海赤潮演替过程中海水中的游离态多胺. 中国环境科学. 35(11): 3452?3461. EI. 1标. 1引次.
2. 栾红艳; 赵卫红; 苗辉. 2015. Cd2+胁迫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内多胺的生理响应. 中国环境科学. 35(5): 1487?1494. EI. 1标. 2引次.
3. 徐勇; 线薇微; 李文龙. 2015. 2009―2011年秋季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22(3): 478?487. CSCD. 1标. 2引次.
4. 段丽琴; 宋金明; 袁华茂; 李学刚; 李宁; 马继坤. 2015. 北黄海獐子岛养殖海域营养水平与虾夷扇贝增殖渔获量评估. 生态学报. 35(4): 1004?1013. CSCD. 1标. 3引次.
5. 刘艳; 赵卫红; 苗辉. 2015.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赤潮高发区围隔生态系内多胺的变化. 生态学报. 35(8): 2659?2666. CSCD. 1标. 0引次.
6. 李靖; 孙雷; 宋秀贤; 俞志明. 2015. 改性粘土对浒苔(Ulva prolifera)微观繁殖体去除效果及萌发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 46(2): 345?350. CSCD. 1标. 2引次.
7. 张宏晔; 许强; 刘辉; 杨红生. 2015. 海州湾前三岛海域底播刺参群体特征初探. 海洋科学. 39(6): 1?7. CSCD. 1标. 0引次.
8. 刘伟; 宋金明; 袁华茂; 李学刚; 李宁; 段丽琴; 左九龙. 2015. 黑潮化学物质输入东海的途径与通量. 地球科学进展. 30(8): 904?914. CSCD. 1标. 6引次.
9. 卢汐; 宋金明; 袁华茂; 李宁. 2015. 黑潮与毗邻陆架海域的碳交换. 地球科学进展. 30(2): 214?225. CSCD. 1标. 8引次.
10. 刘青; 颜天; 周名江; 张清春; 林佳宁. 2015. 浒苔微观繁殖体与亚历山大藻相互作用的研究. 海洋与湖沼. 46(6): 1312?1320. CSCD. 1标. 1引次.
11. 王启栋; 宋金明; 李学刚. 2015. 黄河口湿地有机碳来源及其对碳埋藏提升策略的启示. 生态学报. 35(2): 568?576. CSCD. 1标. 7引次.
12. 曹磊;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宁; 段丽琴; 王启栋. 2015. 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汐湿地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海洋科学. 39(1): 84?92. CSCD. 1标. 7引次.
13. 贺立燕; 韩笑天; 俞志明. 2015. 基于熵权的产生物柴油微藻开发潜力评价. 海洋与湖沼. 46(2): 305?310. CSCD. 1标. 0引次.
14. 王晓红; 俞志明; 樊伟;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2015. 基于水动力ROMS与BOX耦合模型的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水通量及水体交换特性. 海洋与湖沼. 46(1): 118?132. CSCD. 1标. 1引次.
15. 孙永坤; 杨光; 李超伦; 王楠. 2015. 胶州湾浮游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建立. 海洋科学. 39(10): 1?7. CSCD. 1标. 1引次.
16. 王聪聪; 颜天; 周名江. 2015. 剧毒卡尔藻对海洋生物毒性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 34(6): 801?805;818. CSCD. 1标. 1引次.
17. 刘金虎; 宋骏杰; 曹亮; 黄伟; 窦硕增. 2015. 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时空分布、污染来源及风险评价. 生态毒理学报. 10(2): 369?381. CSCD. 1标. 9引次.
18. 陈雪; 吴强; 栾青杉; 张武昌; 徐剑虹; 肖天. 2015. 莱州湾大型砂壳纤毛虫丰度的水平分布. 渔业科学进展. 36(2): 11?22. CSCD. 1标. 1引次.
19. 刘梦坛; 金鑫; 李超伦. 2015. 两种微藻对中华哲水蚤繁殖的影响——基于饵料生化组成分析. 海洋科学. 39(12): 1?7. CSCD. 1标. 0引次.
20. 郭伟; 于仁成; 亢振军; 孔凡洲; 周名江. 2015. 绿硫细菌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应用. 海洋与湖沼. 46(5): 1001?1009. CSCD. 1标. 0引次.
21. 杨光; 李超伦; 张永山; 刘群. 2015. 南极夏季南设得兰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垂直分布. 极地研究. 27(1): 17?24. CSCD. 1标. 3引次.
22. 公晗; 孔凡洲;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2015. 秦皇岛海域褐潮海水对卤虫、轮虫存活和摄食的影响研究. 海洋科学. 39(4): 30?36. CSCD. 1标. 4引次.
23. 袁涌铨; 韩笑天; 王璐; 俞志明. 2015. 青岛高新区人工水系污染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海洋科学. 39(9): 16?25. CSCD. 1标. 0引次.
24. 李延峰; 宋秀贤; 吴在兴; 俞志明. 2015.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空间量化评价--以莱州湾海域为例. 海洋与湖沼. 46(1): 133?139. CSCD. 1标. 4引次.
25. 王金凤; 李才文; 李蒙; 宋书群. 2015. 血卵涡鞭虫感染三疣梭子蟹的病原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海洋与湖沼. 46(4): 748?757. CSCD. 1标. 2引次.
26. 朱晓文; 赵卫红; 苗辉. 2015. 盐度胁迫下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 海洋与湖沼. 46(1): 50?57. CSCD. 1标. 2引次.
27. 汤宏俊; 孙松. 2015. 长江口几种优势桡足类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研究. 海洋与湖沼. 46(1): 148?156. CSCD. 1标. 1引次.
28. 李亚力; 沈志良; 线薇微; 刘素美. 2015. 长江口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 海洋科学. 39(4): 125?134. CSCD. 1标. 2引次.
29. 郭术津; 丰美萍; 张瑞峰; 于莹; 张武昌; 肖天; 孙军. 2015. 2012年6月份桑沟湾褐潮期间浮游植物和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特征. 海洋科学. 39(12): 56?64. CSCD. 2标. 0引次.
30. 孙佳敏; 王芳; 张立斌; 林承刚; 杨红生; 阚仁涛. 2015. 不同光照周期对刺参摄食节律和消化生理的影响. 海洋科学. 39(5): 1?8. CSCD. 2标. 0引次.
31. 杨旭俊; 蔡冠竟; 郑伟; 俞志明; 郑天凌. 201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受污养殖水体和水华水域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通报. 42(4): 712?720. CSCD. 2标. 2引次.
32. 茹小尚; 高天翔; 刘石林; 宋盛亮; 杨红生. 2015. 温度对刺参繁殖期消化酶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海洋科学. 39(3): 1?6. CSCD. 2标. 4引次.
33. 金显仕; 窦硕增; 单秀娟; 王震宇; 万瑞景; 卞晓东. 2015.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产出基础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渔业科学进展. 36(1): 124-133. CSCD. 2标. 引次.
34. 吕意华; 周进; 郑伟; 高岩; 俞志明; 郑天凌. 2015. 一种基于RFLP分析的冈比亚藻检测方法的建立.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54(2): 182?187. CSCD. 3标. 0引次.
35. 肖洁; 张学雷; 刘瑞娟; 李才文. 2015. 中国沿海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海洋与湖沼. 46(3): 481?488. CSCD. 3标. 0引次.
36. 于莹; 罗璇; 张翠霞; 张武昌. 2015. 2010年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砂壳纤毛虫的分布特点. 海洋科学前沿. 2(3): 45-52. 其他. 1标. 引次.
37. 段丽琴; 宋金明; 袁华茂; 李学刚; 李宁. 2015. 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氮和磷的分布、来源及污染风险评价. 广西科学院学报. 31(3): 173-178. 其他. 1标. 引次.
38. 袁华茂; 宋金明; 李学刚; 李宁; 段丽琴; 曲宝晓; 卢汐; 陈鑫. 2015. 南黄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溶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广西科学院学报. 31(3): 155-160. 其他. 1标. 引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