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序号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卷期页码 | 作者 | 通讯 作者 |
1 | 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海洋与湖沼 /43(3): 401-405 | 孙 松 于志刚 李超伦 黄邦钦 庄志猛 魏 皓 孙晓霞 | 孙 松 |
2 | 对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的新认知 | 海洋与湖沼 /43(3): 406-410 | 孙 松 | 孙 松 |
3 | 黄海小型水母的分布特征 | 海洋与湖沼 /43(3): 429-437 | 孙 松 张 芳 李超伦 杨 波 吉 鹏 | 孙 松 |
4 | 2011年夏季胶州湾三种大型水母的种群动态研究 | 海洋与湖沼 /43(3): 471-479 | 王世伟 王彦涛 张光涛 孙 松 赵增霞 | 孙 松 |
5 | 海月水母(Aurelia sp.1)水螅体在空气中暴露存活研究 | 海洋与湖沼 /43(3): 460-464 | 冯 颂 孙 松 张 芳 李超伦 | 孙 松 |
6 | 基于脂肪酸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法的东海水母常见种的食性分析 | 海洋与湖沼 /43(3): 486-493 | 金 鑫 李超伦 刘梦坛 | 李超伦 |
7 | 胶州湾半球美螅水母(Phialidium hemisphaericum)数量周年变动及对浮游动物摄食压力估算 | 海洋与湖沼 /43(3): 465-470 | 冯 颂 李超伦 孙 松 | 孙 松 |
8 | 水母伞径和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捕食率的影响 | 海洋与湖沼 /43(3): 480-485 | 王 楠 李超伦 | 李超伦 |
9 | 基于脂肪酸标记的长江口海区浮游动物常见种食性分析 | 海洋与湖沼 /43(6): 1083-1090 | 金 鑫 李超伦 孙 松 刘梦坛 | 李超伦 |
10 |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 生命科学 /24(9): 1062-1068 | 张立斌 杨红生 | 杨红生 |
11 | 刺参对筏式贝藻养殖系统不同碳、氮负荷自污染物的生物清除 | 生态学杂志 /31( 2): 374-380 | 袁秀堂 王丽丽 杨红生 杨大佐 | 杨红生 |
12 | 仿刺参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 水产学报 /36(5): 686-695 | 刘 进 张晓军 苏 琳 刘石林 汝少国 杨红生 | 张晓军* |
13 | 基于28S rRNA基因片段的翼形亚纲(Pteriomorphia)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 海洋与湖沼 /43(2): 348-356 | 薛东秀 王海艳 张 涛 张素萍 徐凤山 | 张 涛 |
14 | 中国北方习见水母类的DNA条形码分析 | 海洋与湖沼 /43(3): 451-459 | 程方平 王敏晓 王彦涛 张 芳 李超伦 孙 松 | 孙 松 |
15 | 胶州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及其时空变化 | 海洋与湖沼 /43(3): 411-418 | 孙晓霞 孙 松 | 孙 松 |
16 |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 | 海洋与湖沼 /43(3): 419-428 | 孙晓霞 任琳琳 郑 珊 文 斐 赵永芳 孙 松 | 孙晓霞* |
17 |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 海洋与湖沼 /3(43): 438-444 | 文 斐 孙晓霞 郑 珊 罗 璇 冯秋媛 孙 松 | 孙晓霞* |
18 | 海月水母(Aurelia sp.1)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摄食的研究 | 海洋与湖沼 /3(43): 445-450 | 郑 珊 孙晓霞 孙 松 | 孙 松 |
19 | 刺参虾青素基因的克隆及不同体色个体间表达差异的分析 | 海洋科学 /36(3 ): 22-28 | 赵鹤凌 杨红生 赵 欢 刘石林. | 杨红生 |
20 | 刺参对人工礁体设计关键指标的选择性 | 海洋科学 /36(3): 13-21 | 林承刚 汝少国 杨红生 张立斌 刘石林 许 强. | 杨红生 |
21 | 鱼类矢耳石形态分析技术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实例研究 | 海洋与湖沼 /43(4): 702–712 | 窦硕增 于 鑫 曹 亮 | 窦硕增 |
22 | 温度、光照及仔鱼个体大小对幼海蜇捕食褐牙鲆仔鱼的影响 | 海洋与湖沼 /43(3): 520–526 | 曹 亮 于 鑫 刘金虎 南 鸥 窦硕增 | 窦硕增 |
23 | 实验条件下幼海蜇对褐牙鲆卵和初孵仔鱼捕食的比较研究 | 海洋与湖沼 /43(3): 513–519 | 曹 亮 刘金虎 于 鑫 南 鸥 窦硕增 | 窦硕增 |
24 | 近岸和河口低氧成因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 海洋环境科学 /(5): 775-778 | 王巧宁 颜 天 周名江. | 颜 天 |
25 | 几株赤潮甲藻摄食能力的初步研究 | 生态学报 /32(2): 402-413 | 张清春 于仁成 宋静静 颜 天 王云峰 周名江. | 张清春 |
26 | 应用Excel软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 | 海洋科学 /36(4): 57-62 | 孔凡洲 于仁成 徐子钧 周名江 | 于仁成 |
27 | 对桑沟湾海域一次藻华事件原因种的初步分析 | 海洋环境科学 /31(6): 824-829 | 孔凡洲 于仁成 张清春 王云峰 颜 天 周名江. | 于仁成 |
28 | 胶州湾大肠菌群丰度变化及对环境污染的指示 | 海洋与湖沼 /42(5): 684-689 | 董 逸 刘 敏 武洪庆 张翠霞 张文燕 于 莹 丰美萍 徐剑虹 肖 天 | 肖 天 |
29 | 胶州湾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 | 海洋与湖沼 /42(5): 690-701 | 于 莹 张武昌 赵 楠 孙晓霞 张翠霞 丰美萍 肖 天 | 张武昌 |
30 | 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名录 | 生物多样性 /19(6): 655-660 | 张武昌 丰美萍 于 莹 张翠霞 孙 军 肖 天 | 张武昌 |
31 | 海洋浮游纤毛虫包囊的研究进展 | 生态学杂志 /31(2): 453-459 | 于 莹 张武昌 丰美萍 肖 天 | 张武昌 |
32 | 2010 年两个航次獐子岛海域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 | 生态学报 /32(22): 7220-7229 | 于 莹 张武昌 张光涛 肖 天 | 张武昌 |
33 | 黄海春季水华过程中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变化特点 | 海洋与湖沼 /43(6): 1030-1038 | 赵 苑 赵 丽 张武昌 黄凌风 刘诚刚 刘素美 魏 皓 肖 天 | 肖 天 |
34 | 2010年中国东海夏季游离态2-苯基乙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的分布 | 海洋科学 /46(4): 68-74 | 李彩艳 赵卫红 苗 辉 | 赵卫红 |
35 |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模拟消亡过程中氮与磷的释放 | 海洋与湖沼 /43(3): 507-512 | 李学刚 李 宁 马清霞 袁华茂 段丽琴 宋金明 | 宋金明 |
36 |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扇贝中30 种脂肪酸 | 食品科学 /33(12): 163-168 | 彭全材 宋金明 李 军 于 颖 | 宋金明 |
37 | 几种海藻中无机阴离子的组成及与海水环境的关系 | 海洋科学 /36(9): 75-81 | 彭全材 宋金明 张全斌 孙 萱 李 军. | 宋金明 |
38 |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消亡过程中海水溶解氧变化的模拟研究 | 海洋与湖沼 /43(3): 5072-506 | 宋金明 马清霞 李 宁 李学刚 袁华茂 段丽琴 曲宝晓 | 宋金明 |
39 | 沉积物质量评价“三元法”及其在近海中的应用 | 生态学报 /32(14): 4566-4574 | 吴 斌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 宁 | 宋金明 |
40 | 2001-2010年生物地球化学进展与展望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31(5): 447-469 | 谢树成 罗根明 宋金明 李 超 黄咸雨 杨 欢 李一良 黄俊华 胡超涌 | 谢树成* |
41 |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 环境科学 /33(3): 732-740 | 徐亚岩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 宁 | 宋金明 |
42 | 沉积物微量金属元素在重建水体环境变化中的意义 | 地质论评 /58(5): 911-922 | 于 宇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 宁 | 宋金明 |
43 | 沉积物生源要素对水体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 生态学报 /32(5): 1623-1632 | 于 宇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 宁 | 宋金明 |
44 | 3,4-二-O-甲基-1,2,5,6-四硝酸甘露醇酯对冠状动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 中国药学杂志 /47(3): 190-193 | 詹天荣 贾思佳 袁华茂 宋金明 侯万国 | 宋金明 |
45 | 渤海海峡冬季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分布特征分析 | 海洋科学 /36(2): 56-61 | 张乃星 吴凤丛 任荣珠 宋金明 林 森 孙 滨 王建勇 侯继灵 于 洋 | 张乃星* |
46 | 东海原甲藻核酸和蛋白对环境中氮磷浓度变化的响应 | 海洋学报 /34(2): 153-161 | 刘 云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俞志明 | 俞志明 |
47 | 长江水体溶解态无机氮和磷现状及长期变化特点 | 海洋与湖沼 /43(6)(出版中) | 江 涛 俞志明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 俞志明 |
48 | 强壮前沟藻化感物质分析 | 生态学报 / 32(6): 1745-1754 | 冀晓青 韩笑天 杨佰娟 俞志明 | 韩笑天 |
49 | 微藻的异养培养及应用研究 | 海洋科学 /1(36): 117-124 | 张 帆 韩笑天 李岿然 冀晓青 | 韩笑天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