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李晓峰研究团队详细总结了卷积神经网络架构(CNN)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影响因子13.925)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尹宝树研究团队在基于天气分型的海浪统计降尺度模拟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cean Modelling(JCR1区)。
作为极端天气系统之一,温带气旋会引起海平面的显著响应,即温带风暴潮。据统计,我国近海北部是全球受温带风暴潮影响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一筠、胡珀研究团队通过对不同类型温带风暴潮进行准确模拟,确...
风暴潮是我国近海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海洋动力灾害过程,准确模拟预报风暴增水对防灾减灾非常重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一筠、胡珀课题组通过在海洋数值模式中引入考虑波浪影响的风应力参数化方案,显著提高了山东沿海风暴增水的模拟...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团队在黑潮延伸体(KET)海区中尺度涡引起的次表层涩度异常方面取得最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上。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强烈的年际异常现象,因其暖位相期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出现显著的海表增暖而闻名,即厄尔尼诺事件。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与传统的东太平洋厄尔尼诺(eastern Pacific El Ni?o, 简称为EPEN)...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罗德海团队在JCR一区Atmospheric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秋季喀拉海-东西伯利亚海(Kara-East Siberian Sea, KESS)海冰减少有利于增强冬季乌拉尔阻塞以及...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数值模拟和气候预测课题组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张荣华教授合作,在国际地学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基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3D...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课题组在望加锡海峡贯穿流季节变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定量揭示了盐度效应机制在望加锡海峡贯穿流季节变化中的关键性作用。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一区TOP...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团队在厄加勒斯区域的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最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