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报道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许飞副研究员与英国等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以长牡蛎为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了长牡蛎中存在Pdx-in...
5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刊发了题为“Threonine dehydratase enhances bacterial cadmium resistance via driving cysteine desulfuration and biomineralization of cadmium sulfide nanocrystals”的...
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危险材料》)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孙超岷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能有效降解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和聚乙烯两种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酶,为获得塑料...
近日,国际藻类学期刊Journal of Phyc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大型经济褐藻遗传育种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海藻种质库团队根据裙带菜生活史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双单倍体(DH)群体的方法,并研究了孤雌生殖与雌...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张国范研究组独立完成的论文“Construction of a chromosome-level genome and variation map for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变异图谱构建)”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Eco...
3月22日,国际生物学期刊The ISME Journal刊发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cultured free-living representative of Candidatus Izemoplasma uncovers its unique biology”的文章,报道了重点实验室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李富花课题组主导完成的科研论文“Simple sequence repeats drive genome plasticity and promote adaptive evolution in penaeid shrimp”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线发表。该研究针对简单重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对碳、氮、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在地球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进行描述、示踪和预测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地球各种生命形式中,微生物因其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物质代谢...
近日,Science Immunology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重点实验室的免疫学研究新发现,并且同期刊发了著名国际同行专家对该发现的焦点评论。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0年审定通过的14个水产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育的高营养品质新品种长牡蛎“海蛎1号”榜上有名。“海蛎1号”是重点实验室贝类增养殖与育种生物技术团队在对牡蛎野生种质资源精细评估以及营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