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带头人

沙忠利,男,1977年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立足分类学,持续开展海洋甲壳动物系统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新发现:发表海洋甲壳动物1新科6新属40余新种,系统修订了重要类群十足目鼓虾科物种划分的形态依据;(2)新认知:首次揭示了重要经济物种口虾蛄的隐存多样性及其以长江口为界的地理分布区系特点,厘清了北方典型海湾甲壳动物物种多样性,提出黄海是北温带生物和热带生物区系混合交替地带;(3)新模式:提出并证实了十足目甲壳动物“浅海-深海-热液”进化模式,深海对虾类约在三叠纪早期入侵到深海,并以阿尔文虾为例揭示了热液代表性类群的西太平洋起源及其扩散路径;(4)新领域:率先开展了深海化能极端环境中甲壳动物优势物种的适应性研究,已获得多个与免疫、抗氧化及解毒相关重要功能基因,为揭示深海生物环境适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近60篇,发表期刊包括进化生物学、动物学及深海研究等领域重要国际刊物如Zoologica ScriptaDeep-Sea Research Part IAdvanced ScienceMicrobiomeZookeys等。获得了第四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2016年)、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现任《Zoological Systematics》(原动物分类学报)编委、《海洋科学》编委以及《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编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与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南海北部冷泉生态环境科学调查、资源库和评价体系建设”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动物学会生物进化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已主持或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动物志编研、中国科学院青年拔尖科学家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海洋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等近20项研究项目。